湘江科学城科学交流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。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娟娟 长沙报道
春光作序,项目拔节,湘江科学城满弓发力。
近日,湘江科学城科学交流中心提前58天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标志着湘江科学城首开区“五大建”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湘江科学城建设进入“快车道”。
湘江科学城首开区“五大建”包含科技服务中心、科学交流中心、交易展示中心、湘江院士港、湘江创新港等项目,预计于2026年建成投用。
湘江科学城首开区“五大建”效果图。
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战略发布地、首开区启动地,湖南湘江新区正加快建设湘江科学城集聚区,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,吸引更多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科研产业机构在此聚集。
“进度条”拉满,产业项目全面提速
科学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.7万方,总投资19.8亿元,该项目由湘江集团梦想置业公司投资建设,五矿二十三冶承建。
走进科学交流中心,项目当前正进入装饰装修、幕墙安装等关键阶段。建设团队正锚定6月底完成主体二次结构及精装、机电、幕墙样板段验收的目标奋进。
科学交流中心当前正进入装饰装修、幕墙安装等关键阶段。
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,项目团队仅用34天完成桩基工程,59天启动首块底板浇筑,67天实现首根钢结构吊装,221天实现项目主体封顶,目前正以冲刺2026年8月全面竣工节点全速推进。
五矿二十三冶一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建平介绍,项目全面推行“节点倒排+资源动态调配”管理模式,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;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实现各专业“零碰撞”、工序“零窝工”的高效衔接;以智慧工地系统实现施工安全、质量和进度的实时监控,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技术保障。
科学交流中心项目效果图。
“科学交流中心作为湘江科学城核心功能区的重要载体,项目将与周边岳麓山实验室、湘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形成联动,打造‘基础研究-技术攻关-成果转化’的创新生态链。”湘江集团梦想置业公司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崔贵庚介绍,一座智慧、绿色、创新的科学地标正拔地而起,成为展示湖南科技实力的新名片。
滚滚建设热潮席卷着湘江科学城——除湘江科学中心首开区“五大建”项目外,湖南大学科创港已经全面完成桩基施工,进入基础及主体建设阶段;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、初源新材料研究院、湘江科学城新材料基地、湖南省儿童医院(西院区)、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等项目也都在加足马力推进建设中。
配套设施持续完善,幸福指数UP
优质的配套,是提升城市品质的“幸福拼图”。
除了产业项目,湘江科学城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正持续完善中,湘江集团湘新投公司正积极做好片区开发建设,热火朝天的建设气息扑面而来。
长沙市一中(湘江科学城校区)项目规划96个班级,预计可容纳4200名学生在此学习和食宿。目前,所有楼栋均已完成封顶,计划今年6月建成,9月正式开学。
双湖家园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。
湖南省重点建设的民生项目双湖家园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;大王山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(西地块)目前正全力推进地上主体施工,整体项目年内将完成封顶;坪塘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已基本完成正负零施工,计划2026年完成建设。今年,片区还将建设湘江科学城片保障性住房(一期),以及新型电力系统、能源站、市民公园等众多配套设施。
暮坪湘江特大桥南北两座桥梁主体已全部完成。
片区交通建设也迎来好消息:全长15.15千米的白庭路现已完成2段建设,含浦大道—红桥大道段桥梁段已基本完成下部结构施工,红桥大道—白泉路段已启动二层水稳摊铺,科创大道—湘潭银盖路段正在进行二层水稳摊铺,计划今年6月建成。暮坪湘江特大桥南北两座桥梁主体已全部完成,正在进行水稳、排水等施工,建成后车辆往来湘江科学城和河东,过江只需短短5分钟。
此外,暮坪大桥河西联络线、首开区“三纵四横”路网、人民港排渍泵站等配套设施也在稳步建设中。
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,一批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。随着湘江科学城一个个项目建设投用,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将持续激发,科创新区,未来可期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王娟娟
编辑:余惠芳
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hnxjxq.rednet.cn/content/646948/95/14843379.html